世界快看点丨“蹲点式宣讲”,很苦也很甜!

2023-05-16 20:38:13 来源:潮新闻

“东阳的横店影视城很大,义乌国际商贸城很大,永康的方岩山很高。一天走下来,大家的步数都有一万多两万多。走访交流后又准备成果汇报,进行宣讲和对话,非常辛苦。但我们的成果很丰硕,以问题为导向,到各个点上进行深入调研,蹲出了故事,蹲出了思考。”

继今年四月“八八战略”在身边——“青马向上”研学营以实践将“蹲点式宣讲”落地之后,这个五月,“蹲点式宣讲”又“蹲”得更深了。5月13日至15日,“八八战略”在身边——“青马向上&水木清华”蹲点联学联讲活动在金华举行。来自浙江大学青马学院、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、浙江省“八八战略”博士生宣讲团、金华市“婺江潮声”宣讲团、“青马向上”宣讲团的宣讲员们,分组深入东阳、义乌、永康三地,在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的带领下,开展蹲点式调研和宣讲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在13日晚举办的启动仪式上,三组宣讲员领到了各自的任务卡。带着对当地产业化升级路径的探问,宣讲员们要在接下来的两天里,从品牌建设、市场拓展、人才招引、数字化赋能等具体角度切入,感受“八八战略”在浙江大地的萌发与实践,探索当地破解发展掣肘的方案,认识乡村、回归乡村,为乡村振兴寻找出路。

聚焦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和背后的“个人”

以问题为导向 他们“蹲”出三个故事

东阳市横店镇,有着亚洲最大的影视基地,这里,是无数人的演员梦开始的地方,也是通过构建立项审片、拍摄制作、产权交易、产业孵化、人才培养的全体系支撑,让无数人的演员梦可以落地的地方。

14日上午,东阳调研组的宣讲员们先后参观了欢娱影视艺术中心、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展示馆、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,了解横店企业为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的努力,感受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。在与横店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座谈交流的过程中,大家通过与中国青岛、美国好莱坞的对比,共同探讨了横店影视城错位发展、融合共生的路径。

在这里,他们听到了一个关于“选择”的故事。1996年,为拍摄电影《鸦片战争》,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投资建起了“广州街”影视拍摄基地,拉开了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序幕,此后又陆续建起多个拍摄基地。投入大、回报周期长,建造影视拍摄基地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,未来是继续投钱搞影视,还是转回老本行继续搞工业?站在历史的分岔路口,徐文荣决定将影视文化产业“一张蓝图绘到底”,逐步实现了从影视拍摄基地到影视产业基地,再到打造产业生态圈的转变。这是横店影视文化产业“从无到有,从有到全”的蝶变。

14日下午,宣讲员们走进民宿数量众多的石水吉村,在这里,老百姓利用影视产业辐射效应,不断自发探索民宿新业态。随后,在官桥村,宣讲员们参观了建成不久的小竹林外景基地,这里把保护古村落和盘活闲置资源结合,形成了村企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;在体现艺术乡建重要成果的村级美术馆“晗美术馆”里,宣讲员们和当地干部群众围坐一堂,开展互动宣讲。

在这里,他们听到了一个关于“追赶”的故事。十年前,来自石水吉村的小谢还是一名令许多人羡慕的央企员工,有着稳定的工作和丰厚的薪水。近年来,在“八八战略”的指引下,石水吉村的环境不断优化,创业就业的支持政策逐渐健全,于是,小谢毅然决然放弃了“铁饭碗”,回家创业,追赶村里发展民宿的潮流。凭着有效运作的经营模式和诚信第一的经营理念,如今,小谢已经成为一名拥有四栋楼的民宿老板。从他的身上,宣讲员们看到了横店老百姓“敢做敢拼、创业创新”的缩影。

14日晚,在横店万盛街,宣讲员们进行了街头采访。灯火辉映的夜市,精心打扮的“蛙蛙”热情挥手、互相打闹,身穿甜酷套装的漂亮女孩开起直播跳起了舞,广场上开着扩音器唱K的老爷爷飚了一嗓子高音,隔壁传来隐约的掌声。小贩手中的气球就像“漂”在这里的追梦者一样挤挤挨挨,小吃摊的香味能飘得很远很远。

在这里,他们听到了一个关于“梦想”的故事。在万盛街,一个卖扭扭棒花束的安静男孩吸引了宣讲员们的注意,他,是演员余戬,一名有着七年表演经历的“横漂”。这些年,他参演了不少影视作品,但演艺这条路并不稳定,他和身边的一些朋友偶尔会做一些兼职来作为生活补贴,来让自己的追梦道路能够在横店继续下去。聊起在横店的生活,他说:“这里处处充满了希望,但也处处充满了竞争,给了我很多的机会,但是也时刻伴随着挑战。”生活使人疲惫不堪,但包括余戬在内的无数“横漂”依然坚持着,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,能够遇见属于自己的机会,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。

这三个横店的故事,被东阳调研组的宣讲员们写进了PPT里,通过宣讲传播给更多的人听。而横店的故事,远不止这三个。如同这万盛街的夜晚一样,奇异的际遇和变革,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街头和角落,横店的追梦故事,一直在上演。

什么样的宣讲才能触达人心?

有了故事,也要有“我”

“蹲点式宣讲,首先要蹲故事。”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、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忻皓是东阳组的理论导师,在14日的调研过程中和15日的探讨交流中,他引导宣讲员们去寻找老百姓的经历和故事,再把它讲出来,“横店的故事,承载着个体的、农村的梦想,我们做宣讲要有人情味,对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关心,对具体的民宿老板和‘横漂’演员的关心,就是关心人的发展。这正是八八战略所注重的人民性,强调以人为本。”

15日,在宣讲员们汇报蹲点式宣讲成果时,由浙江大学青马学员、能源工程学院2020级博士生谢尹讲述的演员余戬的故事把现场气氛带到了最高点。这个故事,正是谢尹“挖出来”的。从万盛街上的闲聊,到加上微信后的深入了解,再到邀请余戬录制视频讲出追梦的情怀,用组员的话说,谢尹完全是“社牛”。而这样的过程和结果得到了忻皓的鼓励与肯定。

“宣讲中,要始终有‘我’,如果你们没有去现场,讲出来的永远是别人的东西。在你分享这个故事的时候,我们完全能接收得到,你自己已经被他所打动了,因为这是你看到听到的,你有深切的感触。所以我们的掌声送给你,也祝福这些横漂的演员们。”

包括东阳组在内,在三天的时间里,宣讲员们“无中生有”,出成果了。“无中”如何“生有”?这便是蹲点式宣讲的妙义所在。每组的队伍里配备了实践导师和理论导师,前者“莫名其妙”,正如很多基层干部,做了很多事,但疏于思考和总结,说不清里面的奥妙,不知道为什么能成;后者恰恰可以“点石成金”,帮助宣讲员和基层干部掌握理论政策和实践情况。

“很累,太累了,但有很多收获。”在活动的尾声,许多宣讲员这样“吐槽”。浙江大学青马班班主任徐本涛用“特种兵,急行军,多军团联合作战”来形容这三天。在他看来,此次金华之行有“四苦”:领导苦干,导师苦教,学生苦学,苦尽甘来。亦有“四甜”:当地的美食甜,流下的汗水甜,革命的友谊甜,真理的味道甜。

此次“八八战略”在身边——“青马向上&水木清华”蹲点联学联讲活动,是一次集体“访学”“补课”,宣讲员们通过参观学习,互取所长、互授经验,补蹲点技巧、补宣讲方法。下一步,“蹲点式宣讲”将持续走心走深,蹲故事、蹲问题、蹲实效。“八八战略”在身边,“蹲点式宣讲”正青春。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东方公益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8   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